中超联赛从“很热”到“很难”

2023-11-20 13:15:25 | 作者: 足球直播网导航      来源: 足球直播网导航

11月4日,2023赛季中超联赛落下帷幕。 上海港(即上海上港)时隔5年再次夺得中超联赛冠军。 大连队和深圳队降级至中甲。 然而,赛季结束后,中超联赛最大的谜团才刚刚开始。 有多少俱乐部能够获得中超联赛资格? 这个问题比谁能完成保级更悬念。 也就是说,联赛结束后,真正的保级大战才开始。

这几年,中超联赛不是很火吗? 为什么俱乐部现在处境如此艰难? 业内人士解释了其中的原因——中超在“繁荣期”并没有打造相关产业链,而是坐视不理。 当时留下的债务成为俱乐部无法承受的巨大负担。

■策划:罗云

■协调人:新快报记者 梁宇

■采写:新快报记者 王迪

■制图:廖木星

01

薪资体系太不合理

高工资随便给,不量入为出

足球俱乐部主要由一线队、梯队和俱乐部办公室三部分组成。 其中,最大的一部分支出来自于球队一线队。 据知名调查机构(体坛情报)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9赛季,中超球员平均年薪高达105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724万元),仅次于中超联赛。国际足坛欧洲五大联赛之一,世界排名第六。 少量。

在“烧钱”的时代,中超各俱乐部都习惯了给球员支付极高的工资。 顶级外籍球员的年薪为1000万美元至2000万美元; 普通外援的年薪为2300万美元; 国足级别的国内球员年薪可达800万至1000万美元; 中超国内普通一线球员的年薪基本在500美元。 万元起。 即使在中超联赛中担任替补,一两百万元的年薪也不是问题,甚至预备队球员也能拿到180万元的年薪。 德国《转会市场》中国区负责人朱毅曾透露:“为什么很多球员年过23岁了,仍然在中超预备队混日子?不想转业是因为工资高!”

中超俱乐部的薪资体系为何如此不合理? 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中超俱乐部的运营从来不用考虑收入,工资取决于老板的心情。 也就是说,一个球员身价多少,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。 球员转会费是他身价的数十倍、数百倍,球员工资自然不断上涨。

球员们都是打工皇帝,但俱乐部办公室的员工却依然是普通的打工仔。 比如媒体部、粉丝部、业务部、视频部的员工月薪在8000元到2万元。 即使俱乐部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获胜奖金,但待遇仍然有很大不同。 这种情况实在是不合理。

2020年,受疫情影响,世界各地的体育赛事纷纷暂停,尤其是足球。 没有比赛,职业俱乐部就没有收入。 因此,降薪成为俱乐部的头等大事,尤其是削减球员薪水。 2020年春天,西甲豪门巴塞罗那为了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营,直接将一线队的工资削减了70%,甚至向西班牙政府申请了《临时用工条例》。 最终,梅西、苏亚雷斯、格列兹曼等大牌球星不得不屈服,接受疫情期间只拿到30%工资的现实。 与巴萨一样,其他削减球员薪水的俱乐部还包括意甲联赛中的国米、尤文图斯、罗马等俱乐部,以及英超联赛中的曼联、阿森纳等俱乐部。 这是当时欧洲足坛的普遍现象。

中国联赛的情况则完全不同。 俱乐部完全依靠财团投资和运营,几乎没有自己的“造血”能力。 这也导致中超俱乐部的管理者基本没有量入为出的概念。 中超球员能否拿到高工资,取决于老板的主业是否可行。 因此,中超联赛是不折不扣的“老板联赛”——老板有钱,俱乐部就充满活力;老板有钱,俱乐部就充满活力;老板有钱,俱乐部就充满活力。 如果老板没有钱,俱乐部就会变成僵尸。

相关资讯